top of page

牧函2025年3月13日

  • 作家相片: Benson Ho
    Benson Ho
  • 3月13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親愛的靈糧家同工及肢體們,平安:

 

日前靈修時,我讀到創世記第一及第二章,思考神創造這個世界後,如何吩咐人去管理「神就賜福給他們,又對他們說:要生養眾多,遍滿地面,治理這地,也要管理海裡的魚、空中的鳥,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。」(創1:28)這時我不禁思考:為何神創造了始祖後,卻要他們工作?他們並沒有選擇的權利,卻要遵循神的「命令」而行。即使當時神所創造的萬物真的很美好,為何神不設計一個完美運作的世界,讓人們無需工作,也能榮耀祂?

 

雖然我們常聽到,神是美善的,祂已賜予我們如此美好的世界,因此我們應該回應祂的愛。工作被視為回報的方式,正如牧者們常教導我們,信徒藉著事奉來回應主耶穌的救恩。然而,這樣的解釋似乎無法滿足我對於工作的深層疑問:工作和事奉的意義是否僅僅是為了回報神的恩典?

 

事實上,神在創造萬物之後,呼召人類去管理和耕種這地,這不僅是責任,更是神賜予我們的榮耀與滿足的機會。工作原本不是負擔,而是讓我們延續參與神創造後的美好,並在其中體會到祂的心意。然而,人的墮落使這一切變得複雜。《創世記》第三章告訴我們,罪的進入使工作的過程充滿艱辛、咒詛與痛苦,許多人在工作中感到疲憊與焦慮,似乎生活只剩下為生存而忙碌。但神的心意並不是如此。

 

近日,在模型團契中,我對於工作的意義有了新的醒悟。模型製作的過程恰好是一個很好的隱喻。在設計模型時,設計者並未將所有部分完美結合,而是讓參與者在組裝的過程中,體驗到設計者的巧思和創造的樂趣。這正如我們在日常工作中,神邀請我們參與祂的創造,讓我們在其中找到意義和喜悅。神讓我們有份於萬物創造的過程,並沒有將一切運作完美地「組裝」起來,而是讓人一同體會及參與,從中獲得意義、滿足和榮耀。這樣的理解,使工作的意義超越了回報神的恩典。神不需要我們的工作與事奉來完成祂的旨意,祂給我們參與的機會,是讓我們體驗和經歷祂的美善與同在。

 

今天在信仰上其實有很多範式需要我們更新,正如信徒對事奉的理解不時仍然停留在回報的觀念上。他們認為事奉神只是為了回報所得到的恩典,卻未意識到,事奉本身就是參與和體驗神美好創造的過程,祂無需我們參與,也可完成一切。同樣在我們的工作中,不僅是為了賺取生計,更是為了體會神在每一個細節中的臨在與美善。這樣,我們就能理解,為什麼耶穌在浪子的比喻中提到大兒子為何妒忌弟弟?他埋怨父親未曾因他經常勞苦而獎勵他,因為他將自己看作家中的奴僕,而非兒子的身份。比喻中的父親擁有一切,所有的都是屬於他的兒子,工作的意義在於滿足和榮耀的過程,而大兒子卻將其視為換取報酬的手段。

 

求主幫助我們,讓我們在繁忙的教學工作或教會事奉中,重新認識工作和事奉的意義。我們不僅是為了回報神的恩典,而是要在每一次的工作中,體會到祂的同在與引領。願我們在過程中與神建立更深的關係,並將這份熱誠分享給周圍的人。

 

主僕: 何志彬校牧謹上

2025年3月13日



Commentaires


基督教靈糧世界佈道會
​大埔靈糧堂
  • FACEBOOK專頁
  • 網上課程

聯絡我們: 

地址:大埔公路(元洲仔段)雍宜路3號

靈糧堂劉梅軒中學校牧辦事處

教會電話:2657 4123

教會電郵 : taipochurch@hkllc.org

堂主任/校牧: 何志彬傳道/博士

©2024 Tai Po Ling Liang Church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