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搜尋


牧函2025年4月24日
我看著「耶穌」蒼老及滿身傷痕的影像,再次提醒了我一件事,假如我們的生命並不能經歷耶穌已經賜給我們的豐盛和大能,耶穌的受苦和死亡就真的毫無意義了。

Benson Ho
7天前


牧函2025年4月10日
。其實耶穌的時代與現在相比其實分別不大。雖然如此,正如我在崇拜中提到,格拉森被鬼附的那人被耶穌拯救後,無人能阻止他走遍低加波里去分享自己的故事。相信他也遇過不少「睡覺」的人,卻無法阻止他內心那股湧流不息的「長氣」。

Benson Ho
4月10日


牧函2025年4月3日
然而與父神相遇過、被主耶穌愛過,並被聖靈觸動過的人,無人能改變他們的執著,因為他們已找到世上最珍貴的寶藏。可是最令人感到婉惜的,就是現今世代仍堅持為主發夢和滿有生命熱誠的信徒,也越來越少了;相信更有不少曾滿有熱忱,卻因種種因素冷卻下來!

Benson Ho
4月3日


牧函2025年3月27日
基督徒的生命是否敬虔,並非單從我們是否花了多少時間在宗教的事情上來定義。耶穌對法利賽人的嚴厲指責,正是因為他們沒有以真正敬虔的態度(以榮耀和愛神的心)去做他們自以為敬虔的事(宗教上的行為)。

Benson Ho
3月27日


牧函2025年3月19日
「如果可讓您隨意取一件展品,你會選擇什麼?」當我腦海中仍浮著那些精雕細琢的工藝品時,兒子回答道:「皇帝的御璽或御劍。」我感到奇怪,因為這些雖然也很精美,卻沒有那麼精細。他解釋道:「因為古時候,只要擁有以上的,就代表有權擁有全城及一切!」我感謝神,這是從神而來的智慧。

Benson Ho
3月19日


牧函2025年3月13日
神讓我們有份於萬物創造的過程,並沒有將一切運作完美地「組裝」起來,而是讓人一同體會及參與,從中獲得意義、滿足和榮耀。這樣的理解,使工作的意義超越了回報神的恩典。神不需要我們的工作與事奉來完成祂的旨意,祂給我們參與的機會,是讓我們體驗和經歷祂的美善與同在。

Benson Ho
3月13日


牧函2025年3月7日
實際上,聖餐是一個交織著五感的經驗。這個過程包括「看到」、「聽到」、「嗅到」、「品嚐」及「感到」,將一個已經過去的事件,透過五感帶入我們此時此刻的生活中

Benson Ho
3月7日


每日靈修27-2-2025
主是基督
經文可十四︰53-65
53他們把耶穌帶到大祭司那裡,又有眾祭司長和長老並文士都來和大祭司一同聚集。54彼得遠遠地跟著耶穌,一直進入大祭司的院裡,和差役一同坐在火光裡烤火。55祭司長和全公會尋找見證控告耶穌,要治死他,卻尋不著。56因為有好些人作假見證告他,只是他們
taipochurch
2月27日


牧函2025年2月25日
回顧中國德育傳統的文化,其中的核心價值尤以培養君子為重,透過「仁」(道德情感)與「禮」(禮教約束)的結合來培養品格;「六藝」正是結合五感運用來建立人格的平台。

Benson Ho
2月25日






每日靈修19-1-2025
成全信心
經文太八︰5-13
5耶穌進了迦百農,有一個百夫長進前來,求他說:6「主啊,我的僕人害癱瘓病,躺在家裡,甚是疼苦。」7耶穌說:「我去醫治他。」8百夫長回答說:「主啊,你到我舍下,我不敢當;只要你說一句話,我的僕人就必好了。
taipochurch
1月18日


牧函2024年12月20日
。記得有眾多學生不約而同地說:「在學校多年都唔知學校有一個咁好嘅地方!」、「校牧,點解呢度好似『屋企』?」事實上,這正是我所期望的,不只是外表像「家」,而是那裡充滿了愛。感謝神,祂與我們同在,至少學生們能感受到「家」的感覺。正如唐崇榮牧師所說:「真神自已顯明而不是被證明出來」

Benson Ho
2024年12月20日




牧函2024年12月4日
曾聽過很多人批評基督徒虛偽,總是談論傳福音、信耶穌、返教會和事奉神,卻不曾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經歷耶穌的愛,信仰與生命表裡不一致。
taipochurch
2024年12月4日




牧函2024年11月20日
後來神也告訴我,他們聽得太多,每天被逼祈禱讀經,返教會也是一樣,卻從來沒有經歷過信仰與他們的關係。他們坦白說已激走很多老師,我竟是他們常掛念的一位,因為我真心願意陪伴他們。

Benson Ho
2024年11月20日






牧函2024年10月28日
耶穌來,不僅是要拯救我們的靈魂,還是要拯救我們的全人,包括身體。縱使我們在世上的身體終將朽壞,但將來卻會像主一樣復活過來,這是身體的復活,而非靈魂的不滅。

Benson Ho
2024年10月28日
bottom of page